乐文小说网 >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> 第111章 老爹的厉害,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!

第111章 老爹的厉害,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!


朱元璋性子就是如此,错了就是错了,从不狡辩,但他若是认为对的事,从来也不会怀疑自己判断。

    朱雄英摆手:“没啥,爷爷你也不清楚情况。”

    这是理念的冲突,朱雄英不否认他有一部分善心在,但他不认为这是多大的事,可在朱元璋这种当下社会生存长久的人来看,这是天大的事,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。

    纲常尊卑也是如此,一件件小事看起来稀疏平常,可若是久而久之,旁人都习惯了,那哪里还有尊卑可分,纲常可论!

    没了尊卑纲常,对皇权和上层阶级的威胁是致命的!

    老爷子如此谨慎,也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不过,

    朱雄英还是深深感受到大明的体制,没办法,只能去适应了。

    “对啦,爷爷说体验过天人相隔和失而复得,这是啥意思?”

    朱雄英问道。

    朱元璋道:“当时咱死了至亲,现在又找到至亲,不就是如此吗?”

    此刻朱元璋心里想的,正是老爹朱长夜。

    朱雄英噢了一声:“原来如此!”

    随后,

    朱雄英似乎想到了什么,笑着开口道:“对了,爷爷,我们来玩儿个游戏,军棋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师尊教我的,挺好玩的,爷爷,我教你玩如何?”

    如果是一般时候,

    朱元璋肯定会说好,因为这是大孙从老爹那儿学来的东西,他很感兴趣。

    但现在….

    朱元璋叹息一声,有些无奈的看着朱雄英。

    咱现在,哪有心思玩游戏啊,这小子,一点不知道咱的心思么?

    “哎,成吧!”

    朱元璋无奈的道。

    一段时间后。

    “呵呵,我吃你的君王!你输了!”

    老爷子高兴的咧着嘴,笑的脸上褶子遍布。

    他咂摸咂摸嘴:“你师尊这个军棋,唔,不错!这完完全全就是两国军队厮杀的缩影,不杀到最后,永远不知道谁能赢!”

    “确实很合适咱们玩,咱刚才给你藏了很多底牌,每一个底牌都是在排兵布阵,咋样?爷爷厉害不?”

    军棋是益智游戏,但绝不是益智那么简单,在翻开每一颗未知的牌之前,都是在揣摩和猜测对方心里。

    这里面如何排兵布阵,如何拱卫中军,都有讲究。

    朱元璋很是入迷。

    开始还觉得朱雄英在胡闹,可是下着下着,竟是有些投入进去。

    尤其最终吃掉朱雄英最后一颗子的时候,更是开心的不知成啥样。

    果然,咱爹哪怕教给雄英的不是好东西,那也绝对差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朱元璋如今是深有体会。

    朱雄英也有些吃惊。

    他比朱元璋更懂规则,而且和师尊玩了好几天时间,是个熟手,再加上规则也是他说好的,老爷子按照道理来说,应该是个完完全全的新手才对。

    可才下了第一局,朱雄英就被完虐了!

    他真的猜不准老爷子布局的心里,每一颗棋子的布局,都有些让朱雄英琢磨不透。

    他认为老爷子会将小卒放在最前端,老爷子却偏偏提前将他最大的‘君王’棋牌,给提前暴漏出来,而且朱雄英的前排子能被吃的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这太冒险了!

    朱元璋咧着嘴:“咋样?还下么?”

    朱雄英不服输的性子上来了,咬咬牙道:“继续!”

    然后….

    朱雄英再下了两局之后,索然无味,干脆摊手:“不玩了,捉摸不透,下不过爷爷你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直接认输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哈哈大笑:“排兵布阵,这是咱擅长的东西,比不过也正常,不要灰心嘛!继续继续!”

    他就很没有棋品。

    赢了还不行,还要嘲讽。

    朱雄英就受不了这个气!

    “不下了,我才不自取其辱,说啥都不下了!”

    朱元璋洒然大笑:“你这玩意,就和打仗差不多一个理,打仗咱擅长,这东西伱要送给蓝玉他们,咱估计他们会乐开花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无奈的道:“可….哪有一下子就把最大的牌就暴漏的道理,这不就是吸引火力么?”

    朱元璋反问道:“吸引火力,难道不才能集中歼灭?”

    朱怀愣了愣,若有所思,随后道:“是这么个理,反正我下不过你!”

    “哎,我从师尊那学来这个军棋,本是让你开心开心,还寻思着让一让你呢,这下扯犊子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呆怔的看着朱雄英:“让咱开心?”

    朱雄英道:“哎….沐王爷没了,怕您老太伤心了,心结解不开啊!”

    “连续几次白发人送黑发人,虽然我和奶奶给师尊救回来了,但二爷爷和沐王爷却是没有,我想….这二老逝去,您老肯定比谁都要伤心难过。”

    “爷爷,我知道您老是个倔强坚强的人,从不肯将感情暴漏于外,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你,索性就弄个军棋,转移你注意力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沉默了一下,点头道:“噢。”

    他抿嘴看了朱雄英一眼,喃喃道:“旁人都在劝咱不要伤心,不要难过,不要伤了身子。”

    “沐英的死,咱是最伤心的,他们知道个屁!”

    “他们越是安慰,越是提及沐英,咱就越是难过,倒是你….”

    “你这个臭小子,一天天心眼子活络,尽会用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安慰咱,虽然言语上啥都不说,可举动上却都关怀备至。”

    “咱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!总而言之,咱很感动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无声的,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。

    这个举动,

    恐怕当今天下,除了朱雄英和朱长夜还有马皇后,没有其他人敢如此!

    但这无疑,是对垂垂老矣的朱元璋最大的鼓励和安慰!

    朱元璋站起身,目光如炬,道:“走吧,去书房,有两封折子你看看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点头:“好!走!”

    回到书房,朱元璋将两封奏疏放在书桌上。

    朱雄英则去倒了两杯浓茶端过来。

    “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指着奏疏。

    朱雄英点头,打开奏疏。

    第一封是来自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骞的上陈,其言曰蓝田县上下瞒报天灾者高达九人,包括县令、佐贰、主簿、法曹、吏曹等。

    九人联合当地大士绅大地主瞒报天灾,粉饰太平,私吞百姓肥沃田地高达九顷。

    这是冰冷的奏疏,上面都是白纸黑字。

    但朱雄英,自从见识到善良可期的百姓之后,他知道这份奏疏意味着什么!

    意味着蓝田县有数千百姓,会因为这群人的勾结,失去祖产,衣不蔽体,房不遮风,颠沛流离,饥寒交迫,身不如死!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面色微怒的朱雄英,淡淡的道:“咱看着你,批吧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手有些颤抖,他知道,他这笔若是落下,蓝田县的九名官吏和八名大士绅大地主,会当场殒命!

    他手里握着的不是笔,而是掌控生死的权柄!

    而这,也是他必须要做的!

    因为等以后成为帝王,这些类似之事,甚至是更大且牵扯更多人死亡之事,都需要他来定夺!

    朱元璋轻轻拍着他的肩膀:“第一次杀人嘛,都这样,多来几次就习惯了,心狠点,顶多不过几百条人命罢了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颤了颤,有些佩服的看着老爷子。

    九名官吏和八名士绅地主,不仅仅只是十七个人,这十七个人后面的家族,还有几百条人命!

    就因为这些人,几百条无辜的人命,也跟着搭进去了。

    朱雄英嗫嚅着嘴巴,他想说点什么,可终究没有开口。

    老爷子说的对,心狠点,几百条人命罢了!

    “爷….爷爷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将笔放在一旁,道:“我若是批了,真就会直接执行么?”

    朱元璋洒然一笑:“奏疏,就是咱们的刀!只要这奏疏上有名字了,不管是你还是其他人,亦或是傅友文那些官,传达下去,都会杀!”

    “当然,傅友文那些人也不敢批,咱只是举个例子,只要这奏疏批了,谁批他们不管,只知道批了,然后执行命令杀人。”

    “批错了或者其他人错批了,那都不管刽子手和地方官的事儿,他们只认奏疏批不批,出事了也与他们无关,他们只是屠刀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百来人,没什么大不了的,咱以前几万人都默不作声的杀了,这几百条人命,算个啥?你批下去,这是咱的意思!也是朝廷的意思!”

    不是朱雄英心善,而是道德心在作祟。

    毕竟,其他人都是无辜的。

    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,连坐罪,是多么的可怕。

    这威慑,又是多么的大!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朱雄英咬咬牙,心不狠江山不稳,杀!

    墨笔落下,几百条人命,彻底宣告结束!

    朱元璋满意的看着朱雄英:“大孙,杀人的时候,不要犹豫,古来言帝王之怒,伏尸百万,格局放大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知道,还有成千上万的人,因为他们的作为而动荡,乃至于生死未知家破人亡。若长此一来,国家岂有不乱乎?”

    “你以后注定是要坐到这个位置,咱老朱家的荣光,咱,你曾爷爷….还有好多老祖宗,都会看着你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以给老祖宗丢脸,也不可以给老朱家丢脸,得把这大明江山看好,看稳。”

    “而做到这一切,心都要狠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闻言,重重点头。

    将这份奏疏放在一旁,在看另一封。

    这是户部侍郎傅友文的,户部核算出了朝廷对道路重修,扣除驿站收入之后,净结余还有五十余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“要不要修北疆长城,你判断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漫不经心的低头喝茶。

    朱雄英沉思片刻,开口道:“五十万两白银,要应付接下来有可能的各地方天灾人祸,还需要拨一部分去国库,能投入到北疆的大概三十万两,加上北元余孽的劳力,绰绰有余!”

    朱元璋开怀大笑:“批!”

    朱雄英道:“好!”

    批这种奏疏不是简单的是和否,行或不行。

    得将理由条陈清楚,这样地方官才清楚前因后果。

    其实….这只是朱雄英这初学者的认真。

    好比刚进入公司,刚开始的员工都积极向上,满脸写满了热情。

    可一旦工作久了,就会逐渐退去,直至彻底没有,成为意义上的老油子。

    朱雄英亦是如此。

    他是初学者。

    这若是给朱元璋来批,朱元璋直接一个字:“杀”!

    简单易懂,都不需要理由。

    因为朱元璋认为,他杀人,不需要理由。

    皇帝要你死,你就得死。

    就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此刻,

    朱雄英给出自己的批阅意见,朱元璋暗暗点头。

    不错,说的有理有据,这小子成长之快,有些超乎朱元璋的意料。

    朱元璋将茶盏放在书桌上,微微抬头,揉了揉腿脚,双目却突然被墙壁上硕大的宣纸给吸引了。

    他仔细盯着良久,似乎有些熟悉。

    “大孙,你这是画的啥?”

    朱雄英抬头望去,随口道:“哦,大明的各地方地图,是师尊差我带回来的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点点头,难怪如此熟悉。

    等等!

    咱老爹画的。

    啥?

    咋会是咱爹画的?

    朱元璋懵逼了。

    如果他记得没错,老爹这五十顿年,都是待在龙虎山上的啊,没怎么出去,甚至是没出去。

    以前在朱家村,更加没有出去了,一辈子都被锁在了那小山村里头。

    这….这情况下,咱爹是咋知道大明大概模样的。

    而且画的还那么真实,朱元璋甚至亲自走到过一些地方,与地图上无异。

    “乖乖,爹他老人家,这些年到底在搞啥东西,咋什么都懂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低喃着,极为感慨。

    随着越是了解,他发现自己越是不了解老爹了。

    老爹跟个百事通一样,啥都知道。

    真就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?

    可这宝….露的也太多了吧!

    朱元璋再次打量地图,随后忍不住道:“不对啊!宁波卫外面这些虚线是啥?”

    朱雄英看了一下,开口道:“按师尊话来说,是航线海岛等海外情况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有些吃惊:“这些,你师尊咋知道的?他老人家又没出过海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道:“我也问过,师尊说看了很多史书,结合秦汉唐宋以来番邦入朝朝贡的史料,去推敲出来的现在海路情况,未必会准确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愈加吃惊。

    他知道这背后,是多大的付出,他突然有些心疼起来老爹朱长夜了。

    朱元璋忍不住问道:“他老人家,为啥画这个?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826/3826091/11110992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