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开局讲聊斋,我吓死全网粉丝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> 第248章 黄鹤楼给了你多少钱,我们鹳雀

第248章 黄鹤楼给了你多少钱,我们鹳雀


律诗与普通的古诗,绝句不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律诗不仅仅是诗,同时,他对于格律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要求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虽然很多人写过诗,但不一定是律诗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因为律诗对于格律方面比较高的要求,所以,这也比较考验作者的功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不仅要诗写得好,而且还要格律上符合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前世写得好的律诗,或者是比较知名的律诗并不是特别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前世对于律诗之首,也一直存在争议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这方面,真要细说,并没有太大的争议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之前不少人将律诗之最与律诗之首混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认为。

        律诗之最是杜甫的《登高》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律诗之首,则是崔颢的《黄鹤楼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的之首并不代表最为利害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有一些像全真七子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全真七子当中的大师兄,并不是实力最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反倒是排在第二的丘处机,武功才最厉害。

        崔颢的《黄鹤楼》,正是被《唐诗三百首》这部作品,放在律诗之首位。

        之首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律诗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因为他具有代表性。

        历来一众名家读到这一首诗,都是无比的佩服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在这里不是与大家研究律诗的格律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继续说道:“这一位在唐朝时期默默无闻的诗人崔颢,他来到黄鹤楼的时候,也学着古人一样,挥笔而就。于是,他便写了一首与黄鹤楼的同名诗《黄鹤楼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黄鹤楼这首诗,我们好像没听过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事,到时候我将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一首《黄鹤楼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宁没有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这一首经典之作,他带着大家继续眺望远方:“前方大家知道是哪里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像是喻家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位武汉本地的游客向江宁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对,喻家山是武汉第一峰,再看那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前面是梅子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宁点头:“而我们所在的地方,有人知道是在什么山上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蛇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的,正是蛇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宁朝着那位本地人竖了一个大拇指:“如果我们从高处看,或许我们会看到,喻家山与蛇山,以及梅子山连在一起,有一些像龙的图案。喻家山是龙头,梅子山则是龙尾。而蛇山,正是龙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一愣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在讲黄鹤楼的时候,竟然搬出了风水知识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这风水大家都是不懂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风水自古大家都很相信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说江宁是风水大师。

        哪怕江宁对于风水不太了解,但说到龙脉一词,众人亦是兴奋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难怪黄鹤楼会建在这,原来这是龙腰之上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想到,武汉这里竟然有龙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看来武汉要兴盛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有一些激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东西,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总之,这都预示着这里是福地。

        特别是武汉的本地人,此时更是听得心花怒放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有一些不懂什么风水,也不懂龙脉啥的,他们喃喃自语:“龙脉,我怎么看不清楚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但旁边人却是的提醒他:“你将德高地图拿出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拿地图出来做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将地图缩小,然后再将这几点连起来,你会发现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草……一条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有3D地型山脉图,这看起来就更为真确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龙脉可能无法用科学向大家证实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国内一众地型山脉图上,你确实可以看到,有许多弯弯曲曲如龙形一样的图案。

        或许,这是巧合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不少人在地形图上看到这一些龙的图案时,仍是将一众看客,给震得有一些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龙脉一类的东西,他太过于玄乎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带着大家来到了黄鹤楼广场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广场已经人山有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此前我讲过一位叫做李白的诗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记得,当然记得。江宁老师,您终于想要讲李白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今天顺带着讲一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宁点头:“李白曾经就来过黄鹤楼,并在黄鹤楼写过不少诗。比如,这一首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【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        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】

        这位孟浩然,也就是李白的偶像。

        对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白与杜甫一样,都是疯狂的追星族。

        杜甫追李白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李白追孟浩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首诗,就是李白年轻时候写过自己偶像孟浩然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李白就是李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啊啊,终于又欣赏到一首李白的诗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谪仙人不愧是谪仙人,这首诗绝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对于李白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之前讲到一半,众人对于李白那可是念念不忘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后面一半,江宁一直都没有怎么讲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今天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终于透露了一点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李白与其他的诗人不一样。虽然这是一首离别诗,但对于年轻的李白来说,在这一首离别诗里面,我们看不到一片愁容。反而,这样的离别诗还透露出一种欣喜之意。或许,对于李白来说。远方以及未来,都有着无比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他。所以,哪怕这是送别孟浩然,李白亦是无比的洒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掌声,纷至沓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叫文化?

        文化不就来了吗?

        什么叫做底蕴。

        底蕴,不就来了吗?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李白虽然有才,但在写黄鹤楼这一块上,他亦是比不上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谁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正是之前我们讲的崔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鹤楼与李白虽然有缘份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要说到黄鹤楼,最应该讲的,并不是李白,而是崔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其实李白不只一次来过黄鹤楼,他还来过多次。还有一次,李白来黄鹤楼的时候,他看到黄鹤楼上题有崔颢的诗。一时心痒难禁,便想与崔颢题的这首诗比上一比。可是,不管李白后面怎么想,他都没能想出比之崔颢更高明之作。最后无奈,李白投笔写了一首打油诗,以此发泄自己的愤怒。”

        【一拳捶碎黄鹤楼,一脚踢翻鹦鹉洲。

        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】

        如此打油诗一出,却是瞬间让全场笑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这真是李白写的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确实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也太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忍不住又是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打油诗,简直是大开他们眼界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想不到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白竟然因为崔颢的一首诗,竟然有如此令人意外的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不过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也能看出崔颢所作诗的经典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不然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又怎么可能引得李白这样大失常态呢?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,这是打油诗,当不得李白的水平。不过对于崔颢的那一首诗,李白一直念念不忘。后来,他更是模仿着崔颢所作试的格式,也写了一首《登金陵凤凰台》。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楼空江自流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这首诗之前江宁在讲李白的时候讲过。所以,江宁只是一念出这一首诗,大家便比较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大家没想到的是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首众人认为十分经典的诗作,竟然也是模仿崔颢的诗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您这样说,我们越来越对这个崔颢感兴趣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能让李白如此愤怒,甚至还要仿写崔颢的这一篇,相信崔颢的这首诗作,绝对无比之经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您就别再吊我们胃口了,赶紧与我们分享崔颢这一首诗作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无比的期待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见此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也不再多说。

        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随后拿起纸笔,写下崔颢的《黄鹤楼》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】

        这是第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诗作很好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昔人已乘黄鹤去,这里的昔人,指的就是仙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之前江宁讲过仙人与黄鹤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首诗的第一句也非常好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仙人与黄鹤都去了天上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就留下来了一座黄鹤楼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是第二句: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
        紧接第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仙人与黄鹤去了天上,就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除了黄鹤楼之外,还剩下千年之前留下的白云。

        意思也非常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意思简单,这一首诗却绝非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这前面的两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来说。

        作诗比较忌讳用重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的黄鹤两个字,接二连三出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放在其他诗作上面,那就落了下层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一首诗里面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不但没有落入下层,反而更是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气势,让人读之,无不拍手撑快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如一众听客。

        哪怕他们并不明白这里面有什么玄妙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将前两句写出之后,众人只是读上几遍,便感觉此诗大气非凡,没有任何一点拖泥带水。

        读之令有胸襟豪迈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江宁再次与众人分享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
        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】

        这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。

        相对于前面两句的让人痛快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两句,反倒是让人觉得忧愁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也正是这种优愁变化,却更为体现了这一首诗的艺术手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历来一众人说到《黄鹤楼》。

        之所以大家推崇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不是因为这首诗写的是武汉的黄鹤楼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大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就在于这一首诗的艺术特色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如此诗前两句。

        前两句看似随口说出,但却一气旋转,顺势而下,绝无半点滞碍。“黄鹤”二字再三出现,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,使读者“手挥五弦,目送飞鸿”,急忙读下去,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。但也正是这种打破常规,一下子却让这一首诗,直接高唱入云,成为绝响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后两句又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回转,好像重新回到了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状态。加之最后两句中使用的历历,萋萋,悠悠……等词,更是让这一首诗如乐曲一般,让此诗变得赋有节奏,声音铿锵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如现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江宁与大家分享完这一首《黄鹤楼》时。

        直播间里,有人就情不自禁的说道:“难怪李白碰到这首诗也是甘拜下风,这首诗好厉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哪里厉害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知道还说他很厉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就是不知道他很厉害,所以才觉得他很厉害。我要是知道他很厉害,我反而不觉得他很厉害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吧,你说得对,我也觉得他很厉害。但是,具体他如何的厉害,我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事,不要紧,我们又不是研究诗歌的。这种东西,让别人去研究就可以了。反正我们知道,这首诗很经典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哈,说得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“兄弟们,有人去黄鹤楼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必需的,我现在就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靠,这么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,不这么快没票了,你赶紧来吧,我估计着用不了多久,就没票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首崔颢的黄鹤楼,却是让黄鹤楼声名大振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仅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前武省一直打造的黄鹤楼香烟品牌,这时亦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不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黄鹤楼只能卖卖武省地区。

        受此影响。

        黄鹤楼亦开始销往了全国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都不是江宁的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。

        让江宁不知道的是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前脚刚离开黄鹤楼,又一大名楼负责人找到了江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能不能来一趟我们鹳雀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鹳雀楼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啊,鹳雀楼可是四大名楼之一啊,论名气与地位,只在三大名楼之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……这位朋友,暂时没有时间去鹳雀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您这是看不起我们鹳雀楼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误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是觉得我们鹳雀楼没有黄鹤楼有钱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真是误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黄鹤楼给你们多少钱,我们鹳雀楼给你10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真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噗嗤……江宁老师,你别告诉我,你准备去鹳雀楼,又不来我们西安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正感兴趣之时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前一众等着江宁前来西安的朋友,这下子不乐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您不能这样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说好的来西安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鹳雀楼的滚蛋,当我们西安没钱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江宁老师,赶紧来西安。只要你来了西安,秦始皇的兵马俑,我们都卖给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对,我就是秦始皇,打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江宁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行吧,各位兄弟,这次我打定主意去西安啦,你们就别拉我去别的地方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拒绝了鹳雀楼的邀请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宁这次直奔西安。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885/3885464/114999761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