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天命玄鸟,华夏始焉 > 第230章 在下李白,字太白!

第230章 在下李白,字太白!


陇西一处城外的村落之中,在几年前有一位女子在此定居,因为女子性格温和,待人和善,颇得村民喜爱。

    更不必说女子时长帮助他人,且容貌美丽,女子之名瞬间传了出去。

    众人只知道女子姓李,其他信息一概不知。

    但是女子持有路引,有官府确定女子不是歹人。于是关于女子的传闻越来越多,让众人最为接受的是,便是女子是从长安城而来,因为家中变故,故而远离长安城,返回了家乡,在此居住。

    又因为李姓女子身有武艺,多有村中孩童在父母的带领下登门拜访,欲拜师李姓女子,学上一身武艺。

    于是李姓女子也收上了一些村中孩童,传授他们一些剑术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流逝,李姓女子的事情传得越来越远,也被更多的人所知道。李姓女子容貌犹如仙子一般的事情也被更多的人所知,引得媒婆登门拜访。

    但是毫无意外,都被李姓女子所拒绝了。

    于是,关于李姓女子的谣言也渐渐起来,言语之中多攻击女子之贞节。

    然而,也有许多妇人能够一眼看出,李姓女子仍然为处子,让暗中的谣言不攻自破。

    “哈!”

    “喝!”

    “哈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李歆霓小小的庭院之中,站着五六位年龄高低各不同的孩童,他们手持木剑,正在李歆霓的教导下,练习着剑术。

    酷热的阳光照样在庭院中的大树之上,在庭院中投下大片的阴凉,也让练习让庭院之中练剑的孩童得到些许凉意。

    李歆霓身上穿着淡青色的长裙,面容之上不施粉黛,乌黑的长发被简陋的木簪微微挽起,也有另类清新淡雅的气质。

    此时她手中持着长剑,目光正看着庭院中的孩童,并且不时指点着孩童练剑的姿势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敞开的院门外突然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,中年男子面容凝重,匆匆而来,当他看到庭院之中的景象时,又连忙止住了脚步,恭谨地站在了远门之外。

    李歆霓见到门外的动静,当即转头对庭院之中的孩童说道:“今日的练习便至此吧,近日天气炎热,回去之后注意防暑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一众孩童异口同声的说道:“先生辛苦了!”

    紧跟着微微一礼,然后便陆续而出。

    见到庭院之中的所有孩童皆都离开,门外的中年男子才走进了庭院之中,“见过永安公主!”

    “有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李歆霓微微伸手,示意中年男子坐在自己对面的石桌旁,语调轻松。

    “近日我听城中有对公主不利的诸多流言,是否需要我出手,将流言肃清?”

    中年男子恭敬的问道。

    听到中年男子的话,李歆霓不禁说道:“不必如此,普通人的生活之中也在所难免会经受流言蜚语的侵扰,如此才能更像一个普通人去生活,耳用不了多长时间,流言蜚语也自会消散!”

    “刻意的去肃清,难免会落入造谣之人的圈套!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中年男子不知如何是好。

    看到一旁中年男子的好意被自己所拒绝,李歆霓也没有多说,只是问道:“我在此居住了多长时间?”

    “回公主,已有五年的时间……”

    “已有五年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中年男子的回答,李歆霓自己也有些愣神,万万没有想到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,在她的感觉之中,也不过是一瞬间。

    “此时已是开元六年。”

    开元六年……

    在这六年之中,李歆霓就像一个普通女子一般去生活,至于在这五年中的生活开销,自然是她教授学生剑术挣来的束脩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多少,也足够她自己以及一匹马的开销了。

    听到李歆霓如此询问,中年男子心中想到了什么,不禁连忙问道:“难道公主打算离开吗?”

    “没错,要离开了!”

    李歆霓点头说道。

    “在此处已经待了五年,也是时候离开了,毕竟我要去游历天下,在一地待的时间过久,也会变得无趣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中年男子听到李歆霓的话,自然也没有什么可说的,只能问道:“那公主打算何时离开?”

    “在等几日是吧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日,李歆霓犹如普通人一般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当然她的日出而作便是教授孩童剑术,当她走出院落,来到村子之中时,遇到她的人皆都会主动打招呼。

    在这五年之中,李歆霓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村落,人们也已经熟悉了李歆霓。虽然对于他们来说,李歆霓来历有些神秘,但只要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可。

    白止也陪伴着李歆霓五年,这这平淡的五年之中,白止也时常返回长安城,毕竟对于他来说,所食用的珍稀药材只有宫中才能提供。

    同时,他也注意着如今的皇帝李隆基。

    在这五年之中,唐玄宗李隆基兢兢业业,将自己离开长安城时的叮嘱记在心中,未敢忘记半分。

    公元720年,李歆霓再次启程。

    不过她并没有继续往西去,还是南下,向着蜀地而去。

    在离去的那一天,中年男子在城外送,看着永安公主独自一人与一匹白马,中年男子不禁说道:

    “公主若是欲要前往蜀地,还请一路小心!蜀地不像中原地区,一路平坦,而蜀地重峦叠嶂,天堑鸿沟不可胜数,更有无数能人异士前往蜀地而不得,亦或是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此处,中年男子的话音顿时停顿,又不禁说道:

    “臣失言……”

    “无妨!”

    李歆霓摇头,对于中年男子说错话并没有记在心中,也不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而发怒。

    “蜀地之难我自然知晓,一路上我会小心的!”

    看着李歆霓将要离去,中年男子连忙问道:

    “不知永安公主何时返回?长安城中的陛下已经知晓永安公主身在陇西,此问也是陛下之问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……”

    李歆霓摇头。

    谁又能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回到长安城呢?就如同此次来到陇西一般,原本只是打算停留几个月,未曾想却挺久了几年。

    秋风之中,落叶萧瑟,大地一片凄凉。

    永安公主那暗红色的衣裙在这秋色之中,犹如这片天地的最后一点光彩,身畔的白马静静跟随,足迹又会蔓延到哪里呢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蜀地。

    群山连绵之中,一条溪流汩汩而流,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,茂密树林之中,更是滋养了无数的沃土。

    说是溪流,却也是在群山的映衬之下,在大地之上的人眼中看,就是一条大河。

    这条大河截断了南北,使两方的人无法通行,只有一条渡船能够载客。

    “船家还请靠岸,我欲渡河而去!”

    就在此时,岸边突然出现了一位年轻的男子,年轻男子身着素衣,头戴纶巾,气宇轩昂,相貌非凡。

    此时他看着河对岸的那条渡船,也颇为有礼的喊道。

    划船的是一名老者,听到年轻男子的声音,于是也缓缓划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瓜娃子,这是欲往何处?”

    待年轻男子登上了船,划船的老者不禁问道。

    听到船家询问,年轻男子也说道:“出蜀地,随后去往长安城!”

    “嚯!去往长安城啊!”

    划船的老者听到年轻男子的话,顿时惊叹的说道:

    “这是欲往大唐的国都啊!难道你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?”

    “并不是!”

    听到划船老者的话,年轻的男子微微摇头,“我之志向,并不再科举典籍之中,而是在这大江大河之中!”

    “此话何解?”

    划船的老者一边划船,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我腹有诗书,更有治国才能,若是长安城中的富贵之人能够识得我之才能,自然甚好!”

    “若是不能识得呢?”

    划船的老者不禁询问道。

    年轻男子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船家还请稍等,拉我一个……”

    就在划船的老者同年轻的男子交谈之时,岸边再次传来一道声音,两人看去,却见岸边又多了一个要渡河的人。

    而此时的船刚刚离开岸边有多久,再次返回也不费事。而已经上船的年轻男子也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于是划船的老者停止交谈,冲着岸边喊道:“还请稍等!”

    随着缓缓的靠近,船上的年轻男子也终于看清了岸边之人。

    “竟然是一位女子……”

    在年轻男子的眼中,那名女子身着暗红色的长裙,容貌美丽,旁边还牵着一匹白马,吸引年轻男子的是,美丽女子身上的那股气质,却有一种淡然之感。

    就在他盯着岸边的美丽女子之时,那美丽女子的目光却也看向了自己,陡然之间,年轻男子察觉到了自己的无礼,于是也连忙收回了目光。

    “姑娘,我这渡船有些小,不知这马是否老实……”

    划船的老者看到美丽女子身旁的白马,脸上露出为难之色。

    年轻女子闻言,当即笑着说道:“长者勿忧,我这儿白马老实听话,不会发生意外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……也好!”

    片刻的犹豫,划船的老者也同意了。

    不过却看着美丽的女子,如何让白马登船。

    “踏雪,上船!”

    却见李歆霓对着一旁的踏雪轻声说道,而踏雪打了一个鼻响,缓缓迈动马蹄,然后登上了船。

    这一幕让船上划船的老者和年轻男子皆啧啧称奇,眼前白马之聪慧,让他们从未见过。

    待李歆霓也登上船,划船的老者才说道:“都坐稳了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,小船缓缓的滑动,向着河对岸而去。

    李歆霓坐在船头,而踏雪就在她的身后,随着李歆霓伸手用纤纤素手沾了些许河水,然后洁面,身后的踏雪也忍不住低头去饮河中水。

    前面的李歆霓似乎知道踏雪的动作,当即扭头看去,踏雪的动作顿时一滞,然后缓缓抬起了头,若无其事的打了一个鼻响。

    李歆霓这才转头在河中洗了洗手。

    待李歆霓忙完,一边的年轻男子突然靠前,然后微微一揖,语气之中尽是歉意,“姑娘有礼了,刚才是在下失礼。”

    李歆霓想到了刚才这男子盯着自己看的模样,也只是微微一笑,轻声说道:“无妨。”

    听到李歆霓原谅了自己,年轻男子继续说道:“我观姑娘风尘仆仆,不是姑娘打算前往何处?”

    “游历四方罢了!”

    李歆霓摇头。

    看到李歆霓脸上美丽的笑容,让年轻男子微微失神。其实真正让年轻男子失神的并不一定是眼前女子的容颜,更是眼前女子身上的那种飘然出尘的气质。

    “在下李白,字太白,此次出蜀,欲前往长安!”

    “甚好!”

    听到李白的话,李歆霓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而李白看到眼前女子平淡的反应,心中对眼前女子更加的好奇了。

    “敢问姑娘芳名?”

    “名字……”

    李歆霓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李欣雨。”

    李歆霓说了一个假名字,毕竟自己真正的名字已经世人皆知,大唐的所有人几乎都知道,大唐永安公主名叫李歆霓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自己说出自己真正的名字,虽然不至于让他人想到自己便是传说中的永安公主,也会让他们向那方面联想。

    所以避免以后麻烦,李歆霓便为自己取了个假名字。

    “李欣雨……”

    年轻的男子听在耳中,随即不禁问道:“无字吗?”

    “字……永安!”

    李歆霓想到了自己的字,于是说出了永安两个字。虽然永安是自己的封号,但也是自己的字。

    “永安?”

    很显然,李白并没有向永安公主方面去想。

    “永恒恒远,天下皆安!”

    “好字!”

    李白赞叹道。

    “刚才听闻姑娘说游历天下,不知此时欲前往何地,又从何地而来?”

    “从陇西而来,前往蜀地。”

    “姑娘刚来蜀地?”

    李白一听,当即惊喜道:“我正是蜀地之人,说来也巧,我祖籍也在陇西,不过是在蜀地长大……”

    “姑娘初来蜀地,多有陌生之处,不如让我来充当向导,以尽地主之谊?”

    “刚才公子不是说要出蜀去往长安城,若是为我充当向导,岂不是误了公子的行程?”

    李歆霓看向李白,只见身前名叫李白的年轻男子同自己交谈之时面容清正,李歆霓便知道,他是真心实意愿为自己的向导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974/3974206/11110873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