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> 第145章 震撼!《天泽报》首刊发布,京城为之震动!

第145章 震撼!《天泽报》首刊发布,京城为之震动!


陈寒未曾料想此官员竟如此狡黠。

  估摸着他定是个奸猾成性、名为狡诈、字曰鸡贼之人。

  然而这些人倒真是找准时机。

  一旦听见陈寒担保愿意为推行报纸乃至舍生取义,他们立时改变立场,一致赞同陈寒此举。

  朱元璋亦对陈寒的信心感到惊讶。

  相较之下,朱允熥此刻则有些忧虑……

  灵蕴玉简虽然珍贵,却也不至于以生命为代价去争夺。更何况这些朝廷修士似乎并不希望陈寒在炼丹之道上有所成就,他们或许会暗中设阻。

  一旦此行遭遇不测,将会引来诸多纷扰。然而陈寒的恩师行事向来果断决绝,并不像自己这般顾虑重重,这是恩师的优点,亦是自己的短板。

  “既然陈寒你对此事抱有信心,那就放手去做罢。”朱元璋昨日在听闻寿春公主讲述灵识传书的好处之后,便已有所心动。

  如今既然陈寒决定亲自动手,自然是再好不过。紧接着陈扞立刻提出了建议。

  “既然已经查明那位修为停滞的中年修士,因信息闭塞而陨落,那么我门下弟子是否可以释放了呢?”

  陈寒这般言辞一出,众多朝廷修士纷纷出列反对。

  “陈真人,无论如何,那人在李少尧身为朝廷御使之时陨落,他竟未曾加以阻止,难道此事他毫无过错吗?”

  “正是,若是连目睹百姓在其面前自爆灵海亦视若无睹而不加制止,皆可安然无咎,那这天下岂非人人皆可肆意妄为?”

  “陛下,绝对不可释放!”

  朱元璋此刻亦感棘手。

  陈寒朗声回应:“罢了!既然尔等执意认定此事李少尧需担责,那便让我们将此事公之于众,让天下修士自行评判公道正邪。

  大衍灵报创刊首期,我们就借此告知天下修士此事,让他们来评判这其中的是非曲直。”

  众多官员闻此,皆冷哼一声,不予理会。在他们看来,陈寒此举纯属无端生事。

  即便李少尧那时无法阻止那位修士自我毁灭,但生死攸关之际,他身为旁观者,怎能丝毫无需承担责任?

  就算普通百姓大概率也会倾向于支持那已逝去的修士,毕竟人死为大,道理自在人心。

  离开了朝议殿,陈寒满腔愤懑未消。

  朱允通紧紧跟随在后。

  “恩师,其实昨日姑姑已经将你要创办灵识传书之事告知了皇祖父。”朱允通道。

  陈寒立即追问:“那为何今日陛下反应如此强烈,本是一件利于修炼界的善举,放出李少尧本意是助我,他却故意拖延,甚至让刑部之人看了笑话不成?”

  朱允熥解释:“其实并非如此,乃是皇祖父深思熟虑之举。我们都知道李少尧追随恩师已久,此次更主动承担过失,您怜悯李少尧,欲昭告天下,您庇护门下弟子之心。

  然而此事您处理得过于急切,那些文职修士正好乐见其成,您越焦躁不安,他们就越感到欢喜。”

  林幼薇在一旁冷冷地道:“太孙殿下,您也应该清楚,我们的修行时间极为宝贵,大人肩负重任繁多。

  对于官场中的权谋人情,的确令我们有些捉襟见肘,可是为何我们要想做些利国利民之事就如此困难呢?”

  这便是陈寒当下最为困扰之处。虽然他在朝廷之中地位已高,但他始终不敢忘记自己只是个穿越而来的凡夫俗子,怎能轻易超越那些在大明朝廷中历经风雨洗礼数十年的老臣呢?

  须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,陈寒的优势源于他拥有后世的洞见与经验,乃至对于天地规则和科技秘法的独到理解。而其劣势,则是在这修炼者勾心斗角的政道之中游走。

  正因如此,陈寒一直试图避开与朝堂上的那些修行势力正面冲突。然而这些人似乎乐于与其争锋相对,在修为境界与神通秘术的比拼之外,他们选择在政界的交际手腕和人心算计上与陈寒较量。

  陈寒对此感到疲惫不堪。朱允熥听到这些,也深知自家师尊在政界人情练达之事上的困扰。陈寒确实在此方面无法与那些善于权谋之辈周旋,因此每次朝会几乎都免不了雷霆之怒,他不屑于与那些人虚伪应酬,而是选择直面冲突。

  也因此,陈寒在官场之上几乎无一盟友。“先生,此次您仍是打算硬碰硬吗?”朱允熥问道。陈寒冷笑一声,“如今的局面已定,唯有坚持到底。”

  随后,陈寒立即着手联络城内的藏书商人,尤其是那些掌握了灵石活字印刷之术的商家,直接将其召集至麾下。紧接着便开始了报纸的印刷工作。

  虽然报纸的形式比印刷技术本身更为巧妙玄奥,但在大明这个炼气修真的盛世,印刷技艺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大明皇朝既能铸造出精美绝伦的灵石宝钞,印制几份报纸自然不在话下。

  陈寒亲自操持排版事宜,并撰写了一篇为李少尧辩护的文章。就这样,《大明仙报》的第一期横空出世。

  首期《大明仙报》发行了三千份,共分为四版:第一版阐述创办此报的初衷,意在让普通百姓知晓大明皇朝的修真新事,以便商人捕捉更多的修炼商机,同时宣扬朝廷的各项修真政策,更兼启迪民智,教化万民;

  第二版详述了在陈寒引领下创立的大明商会及其下属的五大工坊,包括它们的性质、功能以及所取得的修炼成果,尤其突出了水泥之路和织造工坊的非凡贡献;

  第三版重点传达了朝廷近期的政策导向,特别强调本年朝廷将以原价收储棉花,明年开始逐步推出由炼器工坊制造的低价棉布制品,此举旨在为天下棉布商人提供一个平稳过渡的时期;

  第四版则报道了京城里的一桩重大事件——一位松江人因其家中囤积的棉花滞销,愤懑之下竟在工坊门前自裁。此事之所以发生,皆因他未能及时得知朝廷即将原价收购棉花的消息,足见信息不通带来的危害。

  陈寒遂在文中提及,身为工坊主管的李少尧,在此种情形下,是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。

  三千份《大明仙报》之中,有一千份被免费派送到各茶馆,请说书先生予以宣讲;另外两千份则被分发至大明疆域内外各地。本文特此讲述京城的情形。五日后,报纸一经散播,立刻在京城乃至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极大的震动。

  在凌霄城中,巡查使郭汝槐率领着修士队伍悄然分散于凡尘之中,搜集民众对于天机简报的反响。

  郭汝槐亦隐藏其中,暗中观察...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999/3999703/11110958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