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大明末年:我的快乐奋斗史 > 第394章 深度交流(1)

第394章 深度交流(1)


  崇祯15年9月上旬,河南开封

  晚上,周铉来到了孙传庭住的酒楼,他也是临时住一宿,明天得回军营。

  看到周铉来了,孙传庭很是高兴,这个周国舅给了他神秘莫测,又慷慨大方的印象。

  从周铉角度看,会议上的短短见面和接触来看,他认为孙传庭这人有着大明文官的高傲,但也有大明文官没有的责任心、变通和实干能力。

  孙传庭首先对周铉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,毕竟周铉给了他70万银两的无要求帮助。

  随后,两人又谈起了军情和一些看法。因为有孙家的家生子在京城拜见过周铉,又因为70万银两的缘故,孙传庭放下了戒心。

  周铉说道:“孙先生,今日之话我们就随便谈一谈,愿意说就说,不愿意说就不说。这里只有你我,不会有第三人知道我们的谈话内容。如果不相信讲话的内容,就当是个玩笑,你就称呼我为周公子吧。”

  孙传庭也是难得有人和他如此亲近、如此坦诚,而且这个年轻人的开场白也是如此的有趣,于是点了点头。

  “孙先生在陕西练新军如何?有多少兵力?”

  “3万人不到,目前战力还不行,最好还需要半年才能成军。”

  “这次这3万人全部来开封了吗?”

  “是的,还有高杰、郑嘉栋、牛成虎三位总兵,所以一共有7万兵力。”

  “骑兵怎么样?”

  “骑兵有3千余骑。”

  “孙先生对这次驰援开封有什么看法吗?”

  “依照本人来看,流寇应该没有那么厉害,官兵可以去试一试。况且,我官兵数量比流寇多,应该有一战之力。长期相持下去,官兵会失去士气,再而三、三而竭。”

  “本人也认为可以试一试,但请孙先生一定要小心,有的官兵看着势头不对,可是会逃跑的,你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总兵身上。”

  孙传庭明显对周铉这句话不太适应,他问道:“周公子,打败了仗,有官兵会逃跑,这也属正常;但本人很少看到未战先逃的。”

  “孙先生,本人知道你对朝廷、对皇上一片忠心,你更想在三边总督位置上证明你的能力。可是,你要知道,不是每一个总兵都像你一样忠心。他们只想要存活下来,然后不断向朝廷要银两。”

  孙传庭明显不相信周铉的话,他直接问道:“敢问周公子,那个总兵敢这样,可以说说吗?”

  “当然没有问题。比方说左良玉、方国安,甚至你部的高杰等人。而且,大明这样的总兵如今越来越多。”

  “周公子,你有什么证据吗?”

  “孙大人,您是读书人,不难从结果分析原因。左良玉、方国安打了这么多年的仗,只要是大仗、硬仗,只要有他们参加,这场仗基本就是输的。然而,他们的兵力却一直没有减少,反而增多;同时,他们的兵还军纪很差。

  这结果不难得出,他们明面上是官军,实质上就是‘私军’,有点像唐末的节度使,打仗就是出工不出力,以此获得朝廷的军饷和粮草。”

  孙传庭听后,似乎被震惊得受不了,他说道:“可这样下去,皇上不砍他们的头吗?”

  “贺人龙不是前车之鉴吗?虽然他不一定与‘李自成’有染,但他们打仗更多是考虑自己的利益。打不赢就逃,打完后就向朝廷请功,每年照常领军饷和粮草。

  更何况,左良玉等不入京,朝廷也拿他没有办法。就像这次贺人龙一样,如果不是孙大人设计让他们去西安开会,贺人龙如何会死?”

  孙传庭听后大惊,因为他从来没有向朝廷禀告过具体细节,但周铉却好像在现场见证过一样。

  周铉担心孙传庭以为自己放了探子在他身边,连忙说道:“孙大人,本人只是稍微推测一下,我一个都不认识你周围的人。你放心,无论如何,本人不做这样的事情。”

  孙传庭细想自己身边的人,的确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,于是道:“本人有些相信周公子的话了。可如此下来,这仗该如何打?”

  “孙先生,依在下看来,官兵这边有6个总兵,三位总督,还有高巡抚,此战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,如此下来,这仗很容易出问题。

  当下之计,最好一击让流寇撤军,你退回陕西;杨文岳大人继续守在开封附近,丁启睿大人率领的两位总兵去收复湖广被流寇占据的城池。”

  “但如此下来,开封是否有危险?朝廷那边如何交代?”

  “开封城高墙厚,城内有开封守备1万多人,杨文岳部有2万余兵力,再加上开封城内有大量的老百姓,如此下来,只要粮草充足,守住开封,不是难事。除非,流寇愿意付出巨大代价才可能破城。

  至于朝廷那边,孙先生,你是让我说实话,还是假话呢?”

  “周公子,当然是真话!”

  “孙先生,但真话难说,也不好听啊!”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732/732643/110208863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